如果你身边有炒股的朋友在线股票配资排名,不妨问他一句:你觉得小米和联想谁更值钱?
十有八九会说“小米”。不是因为它更能赚钱,而是因为它“更有未来”。
可这就怪了,一个天天自称利润微薄到“只赚吆喝”的公司,为啥能撑起千亿市值?而另一个年年稳赚钱、稳分红的“老实人”联想,却像个在台下搬砖的幕后工,没人提起。
这不是市场的误解,是品牌气质的分叉,是信仰与工具的分野。
01 联想的“赚钱气质”,为什么让人无感?联想最像哪种人?上进、踏实、靠谱,但……不太好玩。它像班里的那种“稳三好生”:你知道他很努力,也知道他能考上好大学,但你就是不会记得他说过什么话。
年年赚钱、稳稳分红,但没人把它当“科技信仰”看。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联想已经是全球第一大PC厂商。它像一台高级打印机,输出稳定,但毫无惊喜。
展开剩余75%问题在哪儿?不是联想不优秀,而是它没有在用户心里种下情绪价值的“种子”。没人因为联想激动,更没人愿意“为它辩护”。就像你可能很认可它的笔记本,但不会在饭桌上和人争论“拯救者到底比不比ROG强”。
02 小米的“科技宗教感”,是怎么炼成的?雷军懂用户心理,也懂传播,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一个“品牌”,而是做一个“阵营”。
小米能做到“利润微薄却市值千亿”,靠的不是传统意义的商业模型,而是粉丝文化 + 高性价比 + 科技梦想的组合拳。
它不只是卖手机,它是“为发烧而生”、是“年轻人的第一台……”,是“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”。
哪怕你是抱怨小米的人,你也没法否认它背后有一种“平民版理想国”的设定。你骂它不高级、骂它广告多,但你也知道,雷军确实在尽力让每个打工人都有机会拥有性价比的科技。
它的毛利低到离谱,可人们信它,因为它“真诚”,而真诚,本身就是最稀缺的信任货币。
03 消费逻辑变了,“情绪股”比“实业股”更值钱我们处在一个很诡异的时代:你讲一个理想、塑一个信仰,比你卖一堆东西更值钱。
联想太像“实业股”了,它卖的是稳定和订单;小米更像“情绪股”,它卖的是身份认同、审美共鸣和价值观绑定。
资本市场现在看重什么?不是你赚多少钱,而是你有没有“做梦空间”。所以你看,小米就算在手机业务没啥惊喜,市值依旧坚挺;联想哪怕PC出货量拿世界第一,还是没人愿意追高它。
甚至有点像恋爱——你想找个踏实顾家的,但你真正会心动的,是那个有理想、有火花、偶尔让你抓狂却总能让你热血沸腾的人。
04 联想真就翻不了身了吗?也不是。
只不过联想如果还想继续当“低调赚钱的中年人”,它就别羡慕小米那种“自带流量的少年感”。
但如果它真的想翻身,或许得换一种讲故事的方式。别再只盯着产品参数和订单量,而是试着告诉大家:联想代表了什么样的科技愿景?用户用了联想,会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?
一句话,不是换个logo就叫重塑品牌,是得重建一套“文化认同系统”。
而不是继续埋头搬砖,然后抱怨“怎么没人给我鼓掌”。
05 有能力≠有存在感,现代品牌是“情绪工程”小米和联想的对比,其实是一堂品牌心理学课。
一个能在市场风口上高歌猛进,一个却始终让人“尊重但不记住”。不是技术能力的问题,而是品牌性格、传播方式、用户关系的组合错位。
说到底,当今时代,存在感不等于存在本身。你可以没有利润,但不能没有故事;你可以产品普通,但不能不带情绪。
品牌不再只是“你是谁”,而是“你让别人觉得自己是谁”。
那谁更值得被记住在线股票配资排名,谁就更值得被投资。
发布于:广东省